唐代教育具有以下特点:
等级制的强化:
教育入学资格根据身份和地位而非年龄和文化程度来规定。
儒学的主导地位:
儒学教育体系完整,种类多,学额多,并在学校中占据主导地位。
教育体制的系统化:
形成了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,建立了上下梯进、主辅分职的学校体系。
专业教育的确立:
设立了文科和实科性质的专业学校,如律学、书学、算学、天文历学和医学等。
学校形式的多样化:
学校形式包括官学、私学、家学等,并采取了带徒弟的方法,结合教育、研究和行政。
地方教育制度的周详:
地方学校根据人口多少分等级,并规定了教师和学生的名额,直至乡里均设学校。
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:
唐代是第一个统一进行道德教育的王朝,在教育和科举制度中均设有道德教育课程和考试科目。
对教育的重视:
特别是皇室和贵族子女的教育,以及老师选拔的重视,体现了对教育的尊敬。
文化事业的繁荣:
唐代经济繁荣,政治相对开明,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。
宗教和哲学思想的融合:
唐代教育不仅尊崇儒学,还并重佛教和道教,儒、佛、道三教相互影响和促进,使教育思想呈现兼容并蓄的特点。
这些特点共同促成了唐代教育的兴旺发达,并对后世的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