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登高这一传统习俗源自古代,其背后有多重意义:
避邪祈福:
古人认为登高可以避免灾祸、祈求平安。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之时,被认为阳气最盛,登高可以吸收万物之阳气,与天更接近,因此有辟邪延寿的含义。
欣赏美景:
秋季天高气爽,登高可以心旷神怡、强身健体,同时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和壮观的山河,放松身心,激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。
体现文化哲学:
登高也是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,通过登高远眺,可以开阔心胸,陶冶情操,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无限风光,提醒人们珍惜时间,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。
庆祝丰收:
与登高相联系的还有吃重阳糕的风俗,其中“高”和“糕”谐音,象征着步步高升,庆祝秋粮丰收。
历史传说:
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还与一个历史传说有关,相传在东汉时期,桓景为避邪祛祸,按照道士费长房的指示,在九月九日登高饮菊酒、佩戴茱萸,从而避免了灾难。
社会活动:
从三国魏晋时期开始,重阳聚会饮酒、赏菊赋诗已成时尚,登高成为了一种社会活动和节日庆祝的方式。
综上所述,重阳节登高不仅是一种传统活动,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,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