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
相同点
产生时期:两个学派都成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。
学术影响:它们对语言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并与美国结构主义一同构成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分支。
理论基础:两个学派都遵循语言符号系统理论,将语言视为一个符号系统,并强调共时语言研究的重要性。
不同点
学派名称:布拉格学派也被称为功能语言学派,而哥本哈根学派则以其对语言结构关系的研究及数学性质而著称。
主要贡献:
布拉格学派:主要贡献在于音位学(phonology),并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成分的区分功能。
哥本哈根学派:在语言学传统悠久的丹麦成立,代表人物Louis Hjemslev提出了语符学理论及其演绎描写方法。
理论观点:
布拉格学派:结合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,认为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,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。
哥本哈根学派:受索绪尔影响,提出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框架。
代表人物:
布拉格学派:主要代表人物包括Vilem Mathesius、Nikolai Trubetzkoy、特鲁别茨柯依(Nikolai Trubetzkoy)和雅克布逊(Roman Jakobson)。
哥本哈根学派:Louis Hjemslev是主要代表人物。
学术地位:
布拉格学派:在音位学领域有重大贡献,并被称为结构-功能语法学派。
哥本哈根学派:对丹麦语言学研究在世界语言学史上的地位有重要影响,并影响了后来的语言理论,如生成语法。
结论
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虽然在产生时期、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上有共同之处,但它们在学术贡献、理论观点和研究重点上存在显著差异。布拉格学派更侧重于功能分析,而哥本哈根学派则更强调语言的结构关系及其数学性质。
---